English

葛鲁嘉

2016-11-21  点击:[ ]

 葛鲁嘉 教授 博士生导师

 

1、基本情况

葛鲁嘉,男,1956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祖籍山东省海阳市,博士,现为日博365体育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理论心理学、本土心理学、文化心理学

 

2、主要学历

1982年于中国吉林大学获学士学位;

1985年于中国吉林大学获硕士学位

1992年于英国WARWICK大学获硕士学位

1996年于中国吉林大学获博士学位

 

3、工作简历

1975年参加工作,地区电业局(管辖2个市和6个县的电力部门)工人,局宣传科干事,局团委书记;

1985年吉林大学心理学助教;1987年晋升讲师;1992年晋升副教授;1996年破格晋升教授;

1993年吉林大学哲学系副主任

1995年日博365体育首任副院长

1995年日博365体育心理学系首任系主任

1992年起任硕士生导师

1999年起任博士生导师

 

4、社会兼职

  中国心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心理学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两届副会长;吉林省心理学会多届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学术期刊《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审稿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心理学学科评审专家;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学科专家。

 

5、主要著作

资源形态的心理学——心理资源的基本性质与核心内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生活形态和日常存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宗教形态的心理学——宗教传统和研究的心理学智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科学形态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科学追求与科学身份.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心理科学论总——心理学命运与前途的全景考察.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哲学形态的心理学——哲学心理学与心理学哲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心理学本土化——中国本土心理学的选择与突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心理生活论纲——心理生活质量的新心性心理学探索.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心理成长论本——超越心理发展的新心性心理学主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心理资源论析——心理学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形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新心性心理学宣言——中国本土心理学原创性理论建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文化困境与内心挣扎——荷妮的文化心理病理学.台湾:猫头鹰出版社,2000.

文化困境与内心挣扎——霍妮的文化心理病理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心理文化论要——中西心理学传统跨文化解析.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6、代表论文

美国辩证法心理学形成背景的分析.心理学探新,1986(1).

评美国辩证法心理学的代表性理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1).

本土的经验心理学与实证的科学心理学的分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5).

本土的传统心理学与实证的科学心理学的关联.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2).

中国本土的传统形态心理学与本土化的科学形态心理学.社会科学战线,1994(2).

人工智能和人类心理.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7).

联结主义:认知过程的新解释与认知科学的新发展.心理科学,1994(4).

认知科学的性质与未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1).

大心理学观——心理学发展的新契机与新视野.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9).

认知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演变.国外社会科学,1995(10).

从文化与人格到文化与自我.求是学刊,1996(1).

超个人心理学对西方文化的超越.长白学刊,1996(2).

心理学的科学观与统一观.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3).

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的内省方式及其现代启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6).

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学转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5).

论心理学哲学的探索——心理科学走向成熟的标志.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8).

中国心理学的科学化和本土化——中国心理学发展的跨世纪主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

本土心性心理学对人格心理的独特探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对心理学方法论的扩展性探索.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心理生活论纲——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另类考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对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的不同学术理解.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新心性心理学的理论建构——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创新的一种新世纪的选择.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5).

心理学研究中环境的性质、类别和功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西方实证心理学与中国心性心理学概念范畴的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5(6).

体证和体验的方法对心理学研究的价值.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心理学中国化的学术演进与目标.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对心理学研究中环境的理解.人文杂志,2007(5).

心理学研究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定位问题.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心理学视野中人的心理生活的建构与拓展.社会科学战线,2008(1).

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方法论.社会科学研究,2009(2).

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探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5).

心理成长论本——超越心理发展的心理学主张.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从心理环境的建构到生态共生原则的创立.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心理学演进的当代思想潮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性课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7、主要荣誉

国家特殊津贴专家(2016)

吉林大学师德标兵(2009)

吉林大学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1994)

 

8、教学经历

  数十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承担大工作量教学任务。讲授本科专业课程十余门类,百余门次;讲授硕士专业课程十余门类,百余门次;讲授博士专业课程8门类,90门次

 

9、研究建树

  葛鲁嘉教授的专业研究方向是本土心理学、理论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并且在这些方向上的研究已经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十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已经引领了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全新研究走向。葛鲁嘉教授的心理学研究主要涉及了以下的十个方面。一是关于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前提的反思,涉及对心理学研究中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前提假设的反思,以及对心理学研究中关于心理学研究方式的前提假设的反思。研究强调了这种自我反思是心理学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二是关于心理学科学观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首次提出了要通过对心理学科学观的研究,来确定心理学的科学性问题,来定位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基本立足点。早期提出了心理学应从小科学观转换到大科学观,后期提出了心理学应从封闭的科学观转换到开放的科学观。三是对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给出了全新的探索和理解。将心理学的方法论从仅仅考察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扩展为探索心理学的理论预设、研究方法和技术应用,等三个重要的方面。从而,大大拓展了心理学方法论的研究思路和范围。四是关于中国本土理论心理学的全新的研究和思考。将本土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建立在中国本土文化的基本理论预设的基础之上,从而全新地构筑和确立了理论心理学的理论内涵与理论功能。五是关于应用心理学的研究,对心理学的生活和社会的应用的基本问题,包括心理学的应用基础、应用理论、应用技术和应用手段,等等进行了系统地考察。六是关于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提出了对心理学本土化问题和本土化研究的独特的理解、主张和观点,推动了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进程。七是系统和深入挖掘了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心性心理学传统,将心性心理学看成是重要的心理学文化、历史和传统的资源,并试图在此基础之上去构建中国本土的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八是致力于新心性心理学的理论建构,推动了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原始性理论创新,创立了中国本土的心理学理论。新心性心理学的原创性的理论构想与核心性的理论建构,包含着六个部分基本的、系统的和重要的内容:“心理资源论析”、“心理文化论要”、“心理生活论纲”、“心理环境论说”、“心理成长论本”、“心理科学论总”。这六个理论专论分别对心理学研究的学术资源、文化基础、研究对象、环境影响、心理成长、心理科学,等等,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深入的探讨和创新的建构。九是对心理学资源的系统考察和深入探究,全面和详尽涉及了六种不同的心理学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形态。这包括了“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哲学形态的心理学”、“宗教形态的心理学”、“类同形态的心理学”、“科学形态的心理学”、“资源形态的心理学”。十是建构了中国本土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其中包括了六个系列的研究:第一个系列是本土心理学的研究;第二个系列是新心性心理学的研究;第三个系列是心理学形态的研究;第四个系列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第五个系列是心理学新探的研究;第六个系列是心理学分支系列的研究。

 

10、指导学生

截止到2016年,已招收指导了3名博士后,已有两名毕业出站;已招收培养了56名博士研究生,已有48名毕业获得了博士学位;已招收培养了77名硕士研究生,已有76名毕业获得了硕士学位。

 

11、科研项目

[01]“心理学形态研究系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02]“心理学形态研究系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03]“心理学形态研究系列”,上海市“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04]“中国本土心理学核心理论建构”,吉林大学学术名家自由探索计划;

[05]“中国本土心性心理学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06]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子课题;

[07]“新心性心理学宣言”,吉林大学精品研究项目;

[08]“中西心理文化比较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项目;

[09]“心理学本土化问题研究”,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0]“心理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1]“西方心理学涌入我国潜蕴的中西文化冲突”,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上一条:黎兵
下一条:黄冬梅

日博365体育 保留网站所有权
地质:吉林市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日博365体育 邮编:130012